喷嘴/喷头/喷枪

喷嘴/喷头/喷枪

全3D打印电喷雾发动机问世

时间: 2025-03-20 23:30:09 |   作者: 扁平扇形喷嘴型号

  全3D打印的电喷雾发动机适用于小型卫星在轨机动,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仅为传统推进器的一小部分。图片来自:美国麻省理工学院

  科技日报北京2月19日电 (记者张梦然)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近期展示了一款完全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电喷雾发动机,能通过发射液滴来推进。这款创新设备不仅生产迅速,而且成本远低于传统推进器,它利用市场上可购买到的3D打印材料和技术,还可以在太空中完成打印。相关论文发表在《先进科学》杂志上。

  电喷雾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对导电液体施加电场,由此产生高速微小液滴射流以推动航天器。这种微型发动机非常适合于小型卫星,如立方体卫星。相较于化学燃料火箭,电喷雾发动机在推进剂使用上更高效,因此更适合执行精确的轨道内机动任务。尽管其产生的推力较小,但通过并联多个电喷雾发射器能够达到所需的推力水平。

  团队此次开发了一种结合两种3D打印方法的模块化工艺,解决了制造由宏观和微观组件构成的复杂设备时遇到的难题。他们采用还原光聚合打印(VPP)技术,包括数字光处理技术,通过芯片大小的投影仪将光线照射到光敏树脂上,逐层固化形成高分辨率的3D结构。此外,他们还设计了一种夹紧机制来连接各个部件,保证了设备的水密性。这使得宇航员能够在太空中直接打印卫星发动机,无需依赖从地球发送的设备。

  打印出的推进器包含32个电喷雾发射器,这些发射器协同工作,确保推进剂喷流稳定均匀。最终的原型设备在推力性能上与现有设备相当,甚至更优。

  进一步研究显示,通过调整推进剂的压力,调节施加于发动机上的电压,能控制液滴流量,实现更宽范围的推力输出。

  研究人员表示,这种方法简化了系统模块设计,减少了复杂管道、阀门或压力信号网络,提供了一种更加轻便、经济且高效的电喷雾推进解决方案。

  3D打印出来的电喷雾发动机,几乎能标志着航天推进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。因为拥有快速生产和定制化的能力,在太空任务中能根据具体需求迅速调整设计,极大提升了执行灵活性和响应速度。尤其是在紧急维修或需要快速部署新卫星的情况下,这种即时生产能力显得很重要。而能在太空中直接制造发动机,意味着未来的太空任务将不再完全依赖从地球发送的设备,而是在轨道上就能自我修复和升级。因此说,这一创新不仅明显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时间,还为未来